以色列理工學院:突破血腦屏障,以晶片釋放關鍵物質延緩阿茲海默癥-肽度TIMEDOO

TIMEDOO肽度(微信號:Time-doo)獲悉,隨著人類壽命拉長,不少老人家罹患了阿茲海默癥這種神經退化疾病,導致記憶喪失、言語和行動能力受損等,所幸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共同研發(fā)出抑制阿茲海默癥發(fā)病進程的技術。
據(jù)The Times of Israel報道,阿茲海默癥主要的病因是腦部組織聚集了β淀粉樣蛋白,這種蛋白會殺死神經細胞,有損膽鹼激性機轉。先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生長因子蛋白會防止膽鹼激性機轉受損,放緩阿茲海默癥的發(fā)病進程,但問題是難以把這種物質導入腦中,畢竟腦部存在著血腦屏障,以防細菌和有害物質從血液流入腦部,但也會妨礙藥物從血液進入腦部。
人類壽命拉長后,不少老人家罹患了神經退化疾病。由此可見,如果神經生長因子蛋白以藥物的形式輸入腦部,并無法成功通過血腦屏障,于是有研究試圖以導管輸入,但這種方法太復雜了,又有侵入性和危險性。
以色列理工學院和巴伊蘭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fā)出納米級硅晶片,終于克服了這項技術挑戰(zhàn),成功讓神經生長因子蛋白進入腦部,釋放到需要的腦部組織。這款晶片屬于納米孔隙結構,可乘載大量的蛋白質,只要準確控制晶片的孔隙以及表面化學特徵,就可以讓神經生長因子蛋白保持活性,長時間慢慢釋放。
晶片植入大腦仍有侵入性,但總是比導管更好,畢竟晶片不是真的植入腦內,而是置于腦部外層。未來研究團隊希望晶片可以跟著藥物一起導入體內,而且進一步放慢釋放速度,從1個月延長到1年。目前已經在動物進行過臨床前試驗,未來希望有機會展開臨床試驗。

編輯|周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