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援鄂心理治療師葉嘉璐:我愿做哀傷治療中的一束光
疫情影響下的清明令人關注。中國人在古老漫長的文化歷史中習慣贊頌蓬勃的生命,唯獨對死亡常常保持緘默。逝者的親人摯友,正在經(jīng)歷一場浩大的喪失。深切的喪親之痛,需要心理學工作者開展與哀傷有關的相關工作,并且提供專業(yè)支持和行動。
與阿姨第一次電話咨詢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相濡以沫52年的老伴因為新冠肺炎猝然離世,阿姨也被隔離在家無法見到老伴最后一面,老伴過世一月有余,阿姨依然陷入巨大的悲痛中。電話里的阿姨聲音清亮,當我表明我的身份和來意,她短暫的沉默了一瞬然后嘆氣道:“是我想和心理咨詢師談談?!敝髤s只字不提過世的老伴,我了然,便陪著老人家聊聊天氣,并借機詢問她的睡眠與飲食情況。得知她基本保持著規(guī)律的生活,白天有紛至沓來的電話,她總是和朋友、同事聊著天曬著太陽度過,飯后再來一段八段錦和太極消食,晚上看看連續(xù)劇,一切似乎與以前并沒有任何不同。只是睡眠較以前差了許多,以前可以安心一覺到天亮,如今5點左右早醒就再也睡不著,閉著眼睛腦袋里紛紛擾擾都是和老伴相處的點滴,白天的繁華落幕,黑暗的清晨滿室思念和寂寥。她低低地嘆息:“我和他青梅竹馬,經(jīng)歷困苦在一起,誰想到是這個結局呢?!弊屓诵乃岬臒o以復加。她再也不愿意多說,我便笑著說教給阿姨一個小技巧,若再早醒睡不著或者夜晚入睡時,躺在床上做做腹式呼吸,身心放松,現(xiàn)場教授之后請她將手機開成免提自己試著做幾次,阿姨表示挺新奇的,反復像我確認步驟練習,覺得似乎輕松很多。
第二天通話,她聲音輕快,告訴我昨晚練習后睡得很好,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次一覺到天亮,只是當天接到電話,通知她去領取親人的骨灰,她覺得一瞬間就像到了地獄,她說:“我覺得他還躺在醫(yī)院里治療,等著我去看望他,等著我們再見面。想到他離開,我的腦袋里都是懵的,很不真切,我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真的。”我靜靜地聽阿姨傾述,與她充分的共情,肯定她的堅強與努力,也告訴她我們不必要時刻都堅強,我們需要脆弱和宣泄思念的渠道。
阿姨身體不大好,心臟安裝支架后也不能勞累,以前都是老伴做飯做家務照顧她,現(xiàn)在她只能自己摸索著自己做飯,要試著做很多次。與國外工作的兒子視頻,安慰他和親人們自己一切都好。在我面前,她才會說,小葉子,我很累,可是我很努力照顧自己不讓關心我的人擔心。我告訴阿姨,我會陪著您,累了我們還有冥想、正念,好多放松的方法一一教給阿姨,她不僅是好學優(yōu)秀的學生,還能再將我所教的方法通過電話交給妹妹一家人,讓他們也學會。
每天的電話咨詢持續(xù)著,阿姨會在接通電話的那一刻開心地告訴我,我吃了飯,碗都洗好了,想著就等小葉子給我打電話啦。我們依然不會刻意談到逝者,穿插到談話中的回憶充滿了寧靜和浪漫,這是一場寂靜的哀悼,通往滿是希望的明天。
具有浪漫主義的哲學家說,當我們承認人類不免一死的時候,當我們意識到時間消逝的時候,詩歌和哲學才會產(chǎn)生出來。然而對于渺小的人類來說,失去重要的人的哀傷,是持續(xù)不斷的渴望見到逝者、想念逝者,伴隨著強烈的痛苦:悲傷、憤怒、內(nèi)疚、否認,引起的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和身體反應。這段時間短則數(shù)月,長則3、4年?!?strong>時間會撫平一切創(chuàng)傷”時間讓失去摯愛的人,適應這不可逆轉的變化。適應這個沒有他/她的世界,適應新的身份,適應新的角色、責任,將面對的人生新的任務。作為咨詢師,我們會伴隨著時間的變化,給予適合的安慰,提供恰當?shù)膸椭?,直到?她走出來,建立與哀傷持續(xù)性的聯(lián)結,直到思念逝者時,除了哀傷,還能感覺到溫暖和愉悅,感覺到逝者在鼓勵自己,振作精神、充滿勇氣地生活。
只有通過對死亡的了解,才能珍惜生命和生活之美。
作者簡介
葉嘉璐,四川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碩士,德國弗萊堡大學與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軀體化障礙團體心理治療項目治療師,擅長心理評估、認知行為治療、焦慮團體心理治療等
本文首發(fā)于華西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公眾號,原題“華西援鄂州心理治療師葉嘉璐:愿做一束光
華西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援鄂醫(yī)生張波推薦: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如何撫平失去親人的痛苦,將是我們面臨的有一個艱巨任務!心理治療師葉醫(yī)生的思考,希望能給您也帶來思考。我們都是一束光,溫暖。
(致謝:廣東睡眠醫(yī)生江帆對本文有貢獻)
編輯:李麗
TIMEDOO肽度新媒體組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