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學家發(fā)明結腸鏡檢查機器人,可在實時視覺分析下自主運動
當?shù)貢r間10月12日,學術期刊《自然-機器智能》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展示了一個可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新型機器人系統(tǒng)。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簡化了結腸鏡檢查程序,也可應用于胰腺內窺鏡、支氣管鏡和胃鏡等醫(yī)學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黃金標準,早期診斷能夠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在美國和歐盟地區(qū),每年有超過1900萬次結腸鏡手術。
然而,傳統(tǒng)內窺鏡存在檢查費用昂貴和患者體驗痛苦的問題,且操作復雜性高,需要技能熟練的醫(yī)生在充分了解探頭位置的情況下,引導探頭穿過結腸。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由外部磁鐵引導磁性探頭在結腸內運動。這類磁鐵由機械臂精確控制,能夠使磁性探頭在患者體內進行復雜運動。這種方法能夠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檢查費用,但同樣需要醫(yī)生經過充分訓練才能操作。近幾年出現(xiàn)的無線膠囊內窺鏡也能夠緩解疼痛和不適的問題,但無法提供活檢和息肉切除等治療功能。
結腸鏡檢查機器人在豬體內試驗
在《自然-機器智能》的研究中,英國利茲大學的布魯諾·斯卡里奧尼(Bruno Scaglioni)等人結合了機器人、計算機視覺和控制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個半自動機器人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內窺鏡探頭能夠在醫(yī)生的簡單指令下,在結腸等復雜環(huán)境中智能且自主地運動。研究人員特別開發(fā)了一種控制方法,能夠基于對環(huán)境的實時視覺分析,計算出運動路線。
斯卡里奧尼等人在人工結腸模型和兩頭豬身上測試了新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新系統(tǒng)比傳統(tǒng)方法更易于使用。
不同自動化程度的結腸鏡系統(tǒng)
作者認為,該系統(tǒng)中的自主導航技術為結腸鏡檢查的自動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在減少結腸鏡檢查的精神和體力負擔方面提供幫助。下一步,他們將嘗試提高機器人的運動速度,進一步縮短檢查時間。
這項研究題為“Enabling the future of colonoscopy with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magnetic manipulation”。
來源:澎湃新聞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