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在細菌腫瘤治療領域獲突破
近日,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馬立新團隊在細菌腫瘤治療領域再獲突破,相關成果以《細菌誘導腫瘤血栓并表達溶細胞素增強腫瘤治療》為題,近日發(fā)表于Advanced Science。
惡性腫瘤是當前人類重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
腫瘤病灶區(qū)的微環(huán)境具有自身特異性,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受到科研人員廣泛關注。其中免疫抑制的特性使得部分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能夠趨向腫瘤部位并快速繁殖,大量細菌繁殖也必然影響后續(xù)腫瘤細胞的存活及增殖。
近年來,基于細菌的腫瘤治療研究呈指數(shù)增長,也取得階段性成果,表現(xiàn)出巨大的臨床推廣意義。相比于傳統(tǒng)腫瘤治療方法,新概念細菌療法是一種新型、具有靶向性的高效腫瘤治療方法,有效避免傳統(tǒng)療法中存在的前期不敏感和后期耐藥性等問題。隨著合成生物學的蓬勃發(fā)展,科研人員積極探索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腫瘤細菌療法,為腫瘤治療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多樣化的策略。
本研究中,馬立新團隊選用兼性厭氧細菌在腫瘤組織定殖,引起血栓從而阻斷腫瘤細胞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供應,實現(xiàn)對腫瘤細胞的饑餓治療并阻斷腫瘤細胞轉移。此外,為了強化療效,研究人員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將含有溶細胞素基因的質粒轉入細菌,使細菌表達毒性蛋白致死腫瘤細胞。
基于細菌平臺的腫瘤治療體系,體內生物安全性是人們關注的首要問題。為了盡可能降低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研究人員在目的基因質粒構建過程中引入酸啟動子,使細菌溶細胞素蛋白的表達受腫瘤酸性微環(huán)境調控,實現(xiàn)腫瘤高效、安全、精準治療。該工作拓展了基于細菌平臺的腫瘤治療研究,為腫瘤細菌治療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5086
來源:《先進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