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培養(yǎng)的干細胞可能成為癌癥治療的“突破點”
人類血液干細胞首次在實驗室中被制造出來,這將顯著改善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癥的治療方式。近日,《自然-生物技術》發(fā)布的一項新方法,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從患者身上生產(chǎn)干細胞,消除供應問題,并且降低身體排斥干細胞的風險。

到目前為止,實驗室培養(yǎng)的細胞只在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當注入動物體內(nèi)時,這些細胞變成了功能性骨髓,其水平與臍帶血細胞移植后的水平相似。
對于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癌癥,放療和化療會破壞骨髓中的造血細胞。干細胞移植意味著新的、健康的骨髓和血細胞可以生長。臍帶是特別豐富的干細胞來源,但捐獻有限,移植還可能會被身體排斥。新方法則減少了對捐贈者的依賴以及身體排斥的風險。
首先,通過一種稱為重編程的過程,人類血液或皮膚細胞被轉化為多能干細胞。澳大利亞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Andrew Elefanty說:“這涉及暫時開啟4個基因,患者細胞會恢復到早期發(fā)育階段,此時它們可以成為體內(nèi)的任何細胞?!?/p>
第二階段是將多能細胞轉化為血液干細胞?!拔覀兪紫戎圃鞌?shù)千個漂浮的細胞小球,每個球里有幾百個細胞,然后引導它們從干細胞轉變?yōu)檠埽缓笫茄毎??!盓lefanty說,這個過程被稱為分化,大約需要兩周時間,可以產(chǎn)生數(shù)百萬個血細胞。
然后,研究人員將這些細胞注入免疫系統(tǒng)缺失的小鼠體內(nèi),在多達50%的情況下,這些細胞變成了功能性骨髓。這意味著它產(chǎn)生了與健康人類骨髓相同的攜帶氧氣和抵抗感染的細胞?!罢且驗檫@種能夠長時間制造所有血細胞類型的獨特能力,這些細胞被定義為血液干細胞?!盓lefanty說。
“這是以前沒有做過的,未來有很大潛力?!卑拇罄麃喞ナ刻m大學的Abbas Shafiee表示,這項工作是血癌新療法的“重大突破”。但他也指出,即使完成了動物試驗,在將這種方法用于臨床之前,還需要進行大量的人體試驗。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Simon Conn表示,新方法的一個關鍵優(yōu)勢是,它可以擴大規(guī)模,以“永無止境地供應血液干細胞”。但他補充說,這項工作是基于血液或皮膚細胞,成功率和血細胞的多樣性取決于初始細胞類型。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4-02360-7
來源:中國科學報


本文系作者 @TIMEDOO 原創(chuàng)發(fā)布在 肽度TIMEDOO。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