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團隊發(fā)現(xiàn)兒童腦腫瘤新機制 現(xiàn)有藥物有望被重新利用-肽度TIMEDOO

兒童中最常見的腦腫瘤類型——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 PA),約占全部兒童腦腫瘤的15%。雖然這種腫瘤通常不直接威脅生命,但其細胞的異常增殖會干擾大腦的正常發(fā)育與功能。

目前治療手段主要集中在手術切除,但越來越多研究提示,除腫瘤細胞外,神經(jīng)細胞等非癌細胞也在腫瘤形成和生長中發(fā)揮作用,這為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的研究團隊近日在《Neuron》發(fā)表論文,揭示了神經(jīng)遞質(zhì)谷氨酸如何調(diào)控兒童腦腫瘤的生長。研究發(fā)現(xiàn),PA腫瘤細胞會“劫持”細胞表面原本負責接收谷氨酸的受體(glutamate receptors),使其不再傳遞正常的電信號,而是被重新編程,用于驅動細胞增殖。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阻斷這些谷氨酸受體能夠抑制腫瘤生長。在小鼠實驗中,應用包括美金剛(memantine,一種已被批準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在內(nèi)的受體抑制劑,明顯減緩了來源于人類兒童腫瘤樣本的生長速度。這一發(fā)現(xiàn)提示,有望通過“舊藥新用”來探索兒童腦腫瘤的新療法。

研究的資深作者、大衛(wèi)·古特曼(David Gutmann)教授表示:“面對這類兒童腦腫瘤,我們的治療手段并不多。如果能夠重新利用已經(jīng)在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中應用的安全藥物,就為患者帶來了新的選擇?!?/p>

該團隊的另一位主要作者、神經(jīng)學助理研究教授科琳娜·阿納斯塔薩基(Corina Anastasaki)補充說,這是首次發(fā)現(xiàn)谷氨酸受體與生長信號受體的異常耦合機制,從而為腫瘤提供了額外的生長動力。“這是一種全新的機制,它把大腦中原本互不相干的兩個過程——細胞生長與電信號傳遞——以異常方式結合在一起。”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評估這些藥物在兒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劑量,這將需要開展臨床試驗。古特曼教授強調(diào):“這項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臨床前證據(jù),未來有望開辟新的治療路徑,同時減少腫瘤細胞與腦細胞的異常互動,降低對兒童大腦發(fā)育的損傷?!?/p>

參考文獻:Aberrant coupling of glutamate and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enables neuronal control of brain tumor growth,?Neuron?(2025).

編輯:周敏

排版: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