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睡多睡少都是錯,7小時是最佳
高考已經(jīng)結束,在幾年的準備、幾天的鏖戰(zhàn)之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目測又將有一眾莘莘學子解除壓力,放飛自我。有的可能會選擇通宵達旦地玩,而有的則可能是拼了命地補覺,但孰不知,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會對認知能力造成損害。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UCL)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過短或過長的睡眠時間,都會對包括視覺記憶以及反應時間在內(nèi)的認知表現(xiàn)產(chǎn)生負面影響,睡眠的意義超出你的認知。這項研究發(fā)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雜志上。
7小時,也許是個黃金時間。研究顯示,這個睡眠時間可能讓大腦獲得最有效的休息,并完成記憶。
(來源:FEDERICA BORDONI)
最理想的睡眠時間
睡覺,每個人每天的必修課,但你睡對了么?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UCL)的研究學者,通過孟德爾隨機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對近 40 萬名參與者的遺傳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以此探究睡眠與認知功能及癡呆癥之間的因果。
研究者通過對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和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基因組學研究項目的近 40 萬名參與者的遺傳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通過孟德爾隨機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挖掘睡眠與認知功能及癡呆癥之間的聯(lián)系。
研究顯示,7 小時可能是最理想的提高記憶力的睡眠時間。相比之下,過猶不及,超過 9 小時睡眠的參與者與 5 小時睡眠的參與者一樣,在記憶測試中表現(xiàn)出較高的錯誤率。
睡眠剝奪會對記憶造成影響,這簡直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睡得多居然也是錯。對此,科學家認為睡眠時間長并不等同于睡眠質(zhì)量高,而低質(zhì)量的睡眠很可能會打破生理節(jié)律、阻礙腦區(qū)間的有效溝通,增加認知問題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結果并不能明確地指出睡眠時間與癡呆癥及阿爾茨海默癥之間的因果關系。
(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
睡眠,不可輕視
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睡覺,但你真的了解睡眠嗎?
一般來說,人的睡眠是由 4-5 個睡眠周期組成,每一個周期又分為 5 個階段,由兩個時相組成:非快速眼動睡眠相 NREM 和快速眼動睡眠 REM。每個周期持續(xù) 90-120 分鐘不等。
睡眠,是生物機體完成“充電”與“升級”的最佳時機。以大腦為例,大腦需要一定的興奮和抑制節(jié)律調(diào)節(jié)來保障活動的正常運行。通過睡眠,大腦得到有效的休息,并完成記憶。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缺乏睡眠會顯著降低認知能力,甚至誘發(fā)精神障礙。
而簡單的睡眠,卻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
現(xiàn)在社會忙碌的生活、高度緊繃的神經(jīng),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夜晚降臨時,或難以入睡,或不舍入睡。到了節(jié)假日,抱著還債的心態(tài),卻又恨不得睡得天昏地暗。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約 27% 的人存在睡眠問題。
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醒,正在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道魔咒。
但即使知道睡不對可能帶來的健康代價,但有的時候,你的覺也是不由自主的。
突然出現(xiàn)的上級任務、闖入手機的突發(fā)信息,以及不舍放棄的今天和沒有做好準備迎接的明天,這一個個偶然,卻一一成為發(fā)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幫兇。于是,很多個夜晚你我都遲遲難以入眠,卻又在工作日的早晨咖啡濃茶相伴按時開工,在周末睡到日上三竿。
是時候向健康妥協(xié)一次了。
(來源:Nicolet Schenck)
工作永遠不會真的完結,而時間也不會因為你的拖延而停滯。放下手機、離開藍光源,尋找適合自己的作息規(guī)律。
不和自己較勁,珍惜眼下,畢竟當下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來源:麻省理工中文評論

